[前言]

MacBook Pro 17 曾經是當年同級產品的一把手
隨著時間的過去
在某些向度上的提升雖然是有限度的
  1) USB 2.0.....only....
  2) 沒辦法達到 MacBook Pro Retina 15 2016 的輕便
不過    當年機器所保有下來的較大空間
以及多個可拆卸的零件
透過一些升級 e.g., SSD, BT card, 光碟機, RAM 等.....
還是能讓這一台機器有著今天MBPR15 也追不上的好處 (e.g, 內建藍光燒錄、2TB SSD)

    相關文章可以看這邊
    1. Apple MacBook Pro 17 - 16GB RAM, Blu-ray, 2TB SSD
    2. Apple MacBook Pro 17 - 內在升級 BT 4.0

只是    一直多多少少困擾著我的還是它相對容易偏熱的問題
當然    我知道透過風扇的清理和更換扇熱膏
應該可以稍微改善這樣的熱情狀況
只是這樣的升級調整必須要將整個主機板拆下
說真的    需要點時間和心情
這兩天    因為更新了 Mac Pro 2010 CPU
所以就順便也拆一拆這一台
看看結果如何吧!

而且    我真的很想知道這樣的改變能有多大的效果

[工具]

1. 下面這一堆建議你務必有再拆,因為拆卸的過程有很多不好拆的地方,所以沒有這些工具,建議不要拆喔!
2. 需要的螺絲起子編號分別是 PH0 T6 and PH000 
3. 兩顆新的風扇(我懶得清舊的,因為裡面要清很乾淨不太好處理)

[結果]

哈哈哈~~~ 大家可能想說為啥跳這快
因為後面圖比較多
也太細了
所以就把結論寫在這    然後有興趣看細節的就再看下去(建議如果你要拆開的話,可以同時參考 ifixit 的圖)

[測試過程]

主要是用 Temperature Gauge Software
機器關機 2 hrs 後    開機    
開 youtube 播放 40 分鐘 4K video
在開始播放(t1)以及當中(t2, t3, and t4)均勻的三個時間點和結束前(t5)
分別紀錄 CPU 0 - CPU 4 的六個溫度點狀況 

 

[結果摘要]

1. 紅色的線是尚未更換前的數據,綠色當然是更換後的數據。可以看得出整體有比較好
2. 進一步透過 t-test 檢定一下。所有的溫度點在更換前後都至少都達到 p=.10 的顯著差別(除了cpu 0 proximity)
3. 整體差異也達到 p=.05 的顯著差別.....
白話一點,就是說這樣的改進之後,從統計的角度來看,有 95% 的信心去相信這改善是有明顯的不同喔~~~~

PS: 拜託不要來糾結我方法上的細節或是瑕疵...e.g., sample size, test point..... 

4. 風扇的轉速在事前忘了測,所以就沒辦法比較,不過我只能說,處理完之後,整個安靜到連單播放 4K 都幾乎沒聲音。害我一度以為風扇是不是壞了。

整體來說
就是--------非常非常滿意
如果沒有技術上的困難
絕對值得去做

Note: Red (before); Green (After)

 

[注意事項]

1. 在我安裝回去的時候,一開機差點昏倒,因為整個螢幕像是壞掉的電視。很多雜訊。很明顯是連接面板的排線出了問題。反覆弄到第三次才恢復正常。這一點大家千萬小心處理喔!
2. 整體來說,沒有正確的工具,你千萬不要拆。
3. 拆的時候務必記得順序放好螺絲,因為一路下來一下是星字螺絲,一下是十字.....@@
4. 務必斷電
5. ifixit 的圖和我機器內部的圖在主機板上的配置有點不同,特別是主機板後面有散熱銅版的部分有一塊是分開的。正面也有一條排線位置不太一樣。

 

上面兩張圖可以看出,有10-15% 的風扇出口空間都完全被灰塵堵住了

 

這一系列圖是告訴大家要小心處理的接口

 

這邊可以看到主板背面的狀態
原廠出來的散熱膏整個硬化得很嚴重
難怪會看到機器很容易氣喘呼呼

感謝您的收看  :)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九的家 的頭像
    小九的家

    小九的部落格

    小九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